 |
煎藥器具的選擇 |
|
究竟用什么器具煎藥好?歷代的醫藥學家都十分重視這個問題,都有許多重要論述。梁代陶弘景說:“溫湯勿用鐵器”。明朝李時珍說:“煎藥并忌銅鐵器,宜銀器瓦罐!边@是因為銅鐵器能與許多中草藥的有效成分發生化學變化。有人曾對鐵鍋、錫里鍋、鋁鍋、燒杯、搪瓷杯、砂鍋等七種中藥煎煮器具對中藥湯劑質量的影響進行了比較實驗,根據實驗結果,認為鐵鍋、銅鍋、錫里鍋不宜煎煮中藥,鋁鍋、搪瓷杯、燒杯、砂鍋可以根據不同情況選擇使用。目前應用得最廣泛的中藥煎煮器是性質穩定、價格低廉的陶器砂鍋。因陶器砂鍋煎藥能避免在煎煮過程中與藥物發生化學變化。陶器砂鍋煎出的湯劑質量好,又砂鍋傳熱性均勻、緩和、價格低廉,自古沿用至今。對玻璃和搪瓷制的煎煮器亦可適用。惟鐵質煎器,雖傳熱快,但其化學性質不穩定,易氧化,并能在煎煮時與中藥所含多種成分發生化學反應,如與鞣質生成鞣酸鐵,使湯液的色澤加深,與黃酮成分生成難溶性絡合物,與有機酸生成鹽類等均可影響中藥療效。實踐證明,采用鐵質煎器煎熬的湯液色澤不佳,如訶子、蘇木、地榆等所含的酚羥基化合物易與鐵起化學變化,產生深紫色、墨綠或黑色沉淀。有的經過長時間的煎煮給藥液帶入鐵銹味,甚至引起惡心和嘔吐。銅器和錫里鍋均可煎出微量的銅及錫的離子。目前,有些中藥成分尚不清楚,用銅、鐵具煎藥時將發生的化學反應尚難估計,因此不宜采用。
為了便于煎藥時的操作,可按下圖用搪瓷或陶器制成中藥煎煮器。這個中藥煎煮器的構造可分以下幾個部分:⒈有底的搪瓷(陶器)圓柱鍋;⒉木制手柄;⒊連著蓋子的有底圓筒,筒底懸離鍋底,筒心直徑約等于鍋心的一半,筒身上有很多小孔;⒋圓筒凸出于蓋上的部分如漏斗狀;⒌一個活動的塞子,可以自由上下,用以壓出生藥的含有物。
煎藥時先將稱量好的中藥于漏斗的入口放進罐中,再于漏斗加適量的水入鍋,使生藥濕潤,然后加水至水能淹沒生藥為度,再塞上活塞,在文火上煎煮,煎煮時常用活塞壓榨生藥,如此不但可以最大限度地壓出生藥的含有物,并可攪拌藥液。這個中藥煎煮的優點是:①生藥不位于容器的底部,在水沸騰之前,生藥中的有效成分已被水逐漸浸出來,被抽提的時間較長。②由于煎煮器的圓筒裝置適當,在煎藥時能將生藥成分很平均地熬出來。③藥物殘渣中往往含有少量的有效成分,有了這套裝置后,不用手接觸藥材就可以擠壓藥渣,而且熬好以后,不用過濾,就可以得到較干凈的藥液。
|
中藥常識欄目分類簡單明了,文章內容言簡意賅,剔除繁冗中醫專業知識,真正體現“貼近百姓生活”、“實用性強”的收錄主旨! |
|
|
|